教育轉型,與其循舊不如“開新”
今年7月,《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出臺,即“雙減”政策,顧名思義,目的是為了減輕學生負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然而,要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心理健康必然是一個不容小覷并且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電影《悲傷逆流成河》中,學生經歷校園欺凌所映射出的校園問題在現實生活中并不少見。校園欺凌、課業壓力、人際關系、負面情緒等都是誘發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
近年來,我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有數據顯示,受情緒障礙等問題困擾的青少年約有3000萬人;我國中小學生大約有20%的人存在異常心理問題,其中有嚴重心理問題的為4%。這意味著,每10個孩子中就有2個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
那么,對于此情況,當前心理輔導的市場是怎樣的呢?
市場規模小,群眾意識薄弱
心理疾病已經是生活中的常見病。抑郁癥可以說是近幾年聽到或者是身邊接觸最多的一種心理疾病,中國抑郁癥終生患病率在6.8%。根據《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顯示,2020年,我國青少年抑郁檢出率達到24.6%,其中重度抑郁為7.4%。
然而就是這種高患病率疾病,卻有不少人仍然不予重視,認為心理疾病不是病,甚至不能接受自己病了的事實,以至于錯過最佳治療期,導致不良結果的發生;加之目前我國的心理健康專業就業面較窄,常見的有關心理方面的崗位集中在教師、醫務人員、心理咨詢師、產品用研設計師中,相較于其他專業,其職業的選擇性較低,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選擇學習心理專業的人數稀缺。
有數據顯示,中國大健康產業整體營收呈現增長狀態,預計2021年將達8萬億元。由于我國的心理健康行業起步較晚,受重視及被接受程度遠不及國外,市場規模尚未突破百億元。對于國內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景,甚至有人反映,雖然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很有必要重視,但從就業后待遇工資來看,國內形勢真的很不好,希望國人重視心理學教育。
教育機構方面,國內很少有專門開通心理健康課程的教培機構。我國設有心理輔導課程大多集中在與訓練學生注意力相關的機構,例如金色雨林、金博智慧、博沃思等教育品牌。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三家公司均未上市,金色雨林、博沃思此前曾有過融資動作。
圖片源自金博智慧官方網站
醫療機構方面,心理疾病尚未得到完全細分。有某三甲醫院精神科醫師透露,不同的城市,心理疾病所需掛的科室和就診醫院并不完全一樣。除了一線城市或者三甲醫院,會設有專門的心理科、抑郁癥治療中心;一些較小的城市,只能到精神病專科醫院或腦科醫院心理科進行檢查,由那里的醫生來明確是否存在心理疾病以及存在哪種心理疾病。
學校方面,雖然不少學校在近幾年開始設有心理咨詢室,但是對于正處于青春期的學生來說,如果自身產生了負面的心理問題,大多數學生不愿意去交流,這也就產生了咨詢室常年空閑的狀態。
可以說,在素質教育賽道,心理教育板塊還是一張白紙,尚未形成一條完整成熟的產業鏈。
那么,心理健康教育未來是否有市場?
政策利好,心理專項教育初成型
近年來,教育部先后印發《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中小學生守則(2015年修訂)》《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等系列文件,明確將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健康教育納入德育工作內容。
今年9月,國務院印發關于《中國兒童綱要(2021-2030年)》的通知,更是對學校、教師、家長、醫院在兒童心理健康方面提出明確意見:要加強兒童心理健康服務,中小學校要配備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提高教師、家長預防和識別兒童心理行為異常的能力;加強兒童醫院、精神專科醫院和婦幼保健機構兒童心理咨詢及專科門診建設;大力培養兒童心理健康服務人才,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質。
如今,各地各校正在全面推進心理健康教育。10月9日,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發布關于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強調中小學每校至少配備1名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
河南省針對中小學心理健康問題提出,各學校要將心理健康課列入必修課內容,確保小學各年級每學年不少于12課時、中學不少于14課時,注重安排形式多樣的生命教育、挫折教育。
不僅是各學校,企業也在助力解決心理健康問題。近日,阿里云教育上線心理測評產品,學生在完成心理測評后,可生成心理健康狀況報告和預警結果;同時學生及家長還可獲取相關心理教學資源。該產品的上線將有利于協助各方進行心理干預措施,如果能夠被應用于教育教學行列中,相信將會有效改善學校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感”。
圖片源自芥末堆
雖然此類產品在現在的市面上比較少見,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也多在校內范圍展開。但是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心理健康教育領域“供不應求”的局面正在發生改變。
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基礎教育,也是素質教育。各大教培機構在開設素質教育板塊或轉型時,也應著眼于心理健康教育市場。
目前,國家政策一片利好,心理健康教育領域也尚未出現龍頭企業,如何做,怎么做都可能會成為被關注的焦點與效仿的對象。與其在老賽道“廝殺”,為何不在新領域開辟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呢?
爭著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不如教會孩子保持心理健康形成健全性格,在人生漫步中穩健常贏。
猜你喜歡
“雙面”豆神教育:6年虧掉52億,60交易日暴漲300%,前實控人持續減持,5.86億股解禁將至!
蹭上AI概念的豆神教育暴漲容易,暴跌也非常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