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執掌450億永輝!
在歷經半年的空缺后,永輝CEO一職終于塵埃落定。
9月18日晚,永輝超市發布公告稱,聘任王守誠為公司首席執行官(CEO)。這位90后新任掌舵者,年僅34歲便接過了這家市值450億元零售巨頭的管理重任。
回溯其職業歷程,北京大學碩士畢業后,王守誠便以管培生的身份加入永輝,從一線崗位逐步成長,還曾參與“胖改”等關鍵戰略項目。
王守誠的上任,并非孤立的人事變動,而是與永輝超市近年來密集推進的股權變更、業務調改進程深度綁定。從基層項目操盤手到企業最高管理層,這位年輕掌門將帶領永輝探索怎樣的破局路徑,成為行業聚焦的核心問題。
90后,入主永輝
很長一段時間里,永輝CEO的位置虛位以待。
今年3月,永輝公告稱為加快改革轉型步伐,擬正式成立改革領導小組,由名創優品實控人葉國富擔任改革領導小組組長,9名永輝公司高管擔任組員。 由于該公司暫未聘任CEO,董事會授權公司改革領導小組代行CEO職責。這一特殊安排既凸顯了永輝推進轉型的迫切性,也暗示著公司對核心管理者人選的謹慎考量。
6個月后,關于CEO的懸念終于揭曉:從內部成長起來的王守誠,成了最終的獲聘人選。
時間回溯至 2017年,北京大學碩士畢業的王守誠,以“融才”管培生的身份踏入永輝超市??此破胀ǖ膷徫?,成為了王守誠深入了解企業運營的窗口。
此后,王守誠還歷任CEO業務助理、上海省區總經理等崗位,這些經歷如同一塊塊拼圖,逐步構成了他對永輝商業模式的完整認知。
真正讓王守誠脫穎而出的,是2024年永輝開啟的“向胖東來學習”變革之路。這場關乎企業生死的轉型,成為了他職業生涯的關鍵轉折點——作為擔任調改小組負責人,王守誠牽頭運營標準體系的建設。
據公開報道,在主導調改的一年時間里,王守誠帶著伙伴們跑了100個城市,600多家店。正是這份“沉浸式”的學習與實踐,永輝的調改項目得以有力推進。
據《商業觀察家》,一些市場人士評價王守誠稱,他有凝聚能力,能把大家凝聚起來,起到橋梁作用,“胖東來很多時候表現得更多的是一種服務思維,葉國富則可能更多表現為產品思維,兩者還是有一些差異,王守誠能凝聚共識。”
這種協調能力與執行力,也體現在調改的進度上。今年6月,永輝超市胖東來模式調改滿1周年,王守誠公開表示,“這一年的時間,我們調改了100家。接下來我們是在今年九月底的時候就會到200家,它的速度在倍增;再到2026年6月,也就是再有一年,調改店基本全部結束?!?
永輝,仍處在轉型陣痛期
將目光轉回永輝超市本身,這家曾經的 “超市一哥”,正處在轉型陣痛的關鍵階段。
近些年來,電商崛起使消費者購物習慣轉向線上,線下客流銳減,永輝的傳統線下運營模式遭受沖擊,其不得不面對業績虧損、接連閉店的困局——財報數據顯示,從2021年至2024年,永輝營收從910.62億元一路下滑至675.74億元,歸母凈利潤連續4年虧損,累計虧損超95億元。業績下滑與持續虧損的雙重壓力,迫使永輝必須尋找新的破局方向。
2024年5月,永輝正式加入到“胖改”隊伍中,學習胖東來模式進行自我調改。在經歷“胖改”不久后,永輝又迎來了關鍵的股權變動:2024年9月,名創優品以63億元收購永輝29.4%股權,躍升成為永輝超市第一大股東。
對于這筆收購,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曾公開闡述底層邏輯:“山姆、Costco火遍中國,但中國仍未能誕生一個萬億實體零售企業為消費者服務,我看到胖東來的時候,感覺到它身上有著Costco的影子——好的產品、好的服務、品質零售。”在他看來,經過初步“胖改”的永輝,已具備轉型品質零售的基礎,而名創優品的加入,能為其提供資源與經驗支持,加速改革進程。
事實也證明,在名創優品的加持下,永輝的“胖改”速度遠超預期:今年6月,永輝超市胖東來模式調改全國100店正式開業,到2026年,永輝擬將完成全部門店的調改工作。
從行業視角來看,這場合作本質上是“互相成就”——若永輝調改成功,將成為商業地產吸引客流的核心品牌,名創優品可借此實現快速升級;與此同時,名創優品在自有品牌開發、供應鏈管理上的經驗,也能反向賦能永輝,提升其商品差異化競爭力。
然而,改革的成效尚未完全顯現,眼下的永輝仍面臨多重壓力。
今年上半年,永輝超市實現營收299.48億元,同比下降20.73%;歸母凈利潤為-2.41億元,同比由盈轉虧。針對營收下滑,永輝超市在財報中解釋稱,這是由于公司2024年下半年開啟整體戰略與經營的深度轉型工作,關閉長期經營虧損門店以及門店調改期歇業等因素所致。
高額投入下,永輝調改店的盈利情況尚不明確。本次半年報中,永輝具體的調改成果也并未呈現出來,未披露單店的回本周期。
更嚴峻的挑戰來自財務層面。資料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永輝超市負債總額為349億元,資產負債率為88.73%。而同期末,永輝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合計48.05億元。
對此永輝方面表示,“近年來,由于公司持續虧損且門店調改等事項使得公司的運營資金需求有所上升,從而導致公司整體負債規模較大,資產負債率較高。”
為緩解資金壓力,7月30日晚間,永輝超市發布定增預案,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發行A股股票,募集最高39.92億元,所募資金將主要用于門店升級改造、物流倉儲升級改造、補充流動資金或償還銀行貸款。
王守誠的上任,恰逢永輝轉型的關鍵窗口期。作為從內部成長起來的管理者,他熟悉永輝的業務脈絡與團隊架構,又親自主導“胖改”項目,對改革的難點與方向有著深刻理解;但面對營收下滑、虧損持續的多重壓力,這位90后掌門的前路注定充滿挑戰。
從短期來看,王守誠的首要任務是平衡改革投入與短期業績。一方面,需加快 “胖改” 門店的落地速度,通過提升商品品質與服務體驗吸引客流,以實際業績消除市場疑慮;另一方面,合理控制閉店節奏,避免因大規模閉店導致營收進一步下滑,緩解財務壓力。
從長期來看,如何結合不同區域市場的消費需求,打造兼具胖東來品質與永輝特色的運營模式,增強商品差異化競爭力,將是核心課題。
改革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永輝能否在這位90后掌門的帶領下,走出轉型陣痛,重拾“超市一哥”的榮光,仍需時間給出答案。
猜你喜歡
永輝搞了一個正沖擊百億營收的B2B業務,準備獨立上市
新零售業務失利、大賣場主業增長乏力、永輝超市一年跌去近500億元市值……但很少人注意到,永輝的B端業務已經在悄悄沖刺百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