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頻發(fā)的理想,能否撐得起下一個爆款?
據(jù)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的最新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今年上半年我國汽車的累計銷量已經達到了260萬輛,同比增長高達115%,并預計到今年底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550萬輛,同比增長達到56%以上。所以,在以電氣化、智能化、數(shù)字化為核心的新式改革中,一場令人興奮的造富運動正在拉開帷幕。
其實,在理想剛剛成立之時,作為投資人明勢資本創(chuàng)始人黃明明就認為“智能電動車加自動駕駛,在未來十年將會改變人類的出行方式。”現(xiàn)在看來,這個預測正在成真,7月21日,百度發(fā)布無人車Apollo RT6,成本25w元,盡管我們離真正的無人駕駛普及可能還有段距離,但是,已經邁出很大一步。
在這場變革中,理想汽車作為國內造車新勢力的后起之秀,憑借爆款理想ONE,成功吸引力一大批消費者擠上頭部車企的牌桌。除此外,作為“蔚小理”中虧錢最少的一家,理想汽車的業(yè)績表現(xiàn)也是受到投資者認可的。然而,一邊是爆品獵手李想高調喊出“理想L9是500萬以內最用的家用SUV,能夠全面對標勞斯萊斯的庫里南”的豪言壯語。另一邊,卻是不止一次質量塌方的打臉,甚至作為主要賣點的空氣懸架,也淪落為一個笑話。
理想汽車能否真的在未來的真金火煉中經受住考驗呢?
01
事故頻發(fā),口碑下跌
7月26日,#理想L9國內首撞#成為焦點。有網(wǎng)友爆料理想新車L9的車禍圖片,顯示車輛左側前保險杠碎裂,預定車主表示:“主動剎車一點效果都沒,然后斷軸趴窩,事故發(fā)生后,負責對接的銷售已被開除,自己也沒人聯(lián)系了。”目前,關于“首撞”的原微博已經無法查看,理想汽車的官方微博表示事故無人員受傷。
7月17日,一輛理想汽車左前輪陷入車身當中,無法正常行駛,疑似車輛空氣懸掛故障。90公里的失速沖過了20cm的深坑,輪胎沒爆,空懸先爆了。理想汽車對此解釋稱,此次故障為非量產車型的零部件個案問題,已查明原因,并會在最終量產車身上解決此問題。
5月8日,湖南長沙一臺理想ONE出現(xiàn)自燃,但隨后官方人員避重就輕,以“前機艙冒煙”為說辭忽略事實,這份聲明也將理想推上風口浪尖。
5月7日,有車主反應此前在高速自己購買的理想ONE出現(xiàn)“剎車失靈”,最后自己僅通過車輛本身的動能回收將車子慢慢遛進服務區(qū)。而針對此事件理想官方也解釋稱:問題出現(xiàn)原因屬于“電子元件偶發(fā)通信故障”,也是屬于罕見個案。
李想曾直言:理想L9 9月的交付量可以過萬。但現(xiàn)在L9在試駕階段就已連出2次事故,距離交付僅剩一個月。在甚至在交付之后,理想能不能保證L9不出質量問題,更是個疑問。另外,去年4月李想曾發(fā)微博表示:理想自研的自動駕駛系統(tǒng)明年完全可以和華為、特斯拉正面較量。看似信心十足的豪言連續(xù)不斷,但是,從空氣懸掛到剎車失靈,從自燃到斷軸,理想汽車在短時間內的發(fā)生的事故不一而足。已經讓消費者心里蒙上了陰影,也給理想的未來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
對內而言,自身隱憂頻頻暴露,對外而言,整個行業(yè)已經進入百年未有的真正較量階段。
02
電車江湖,血雨腥風
刀光劍影的電車江湖,并不缺掘金的獵手。
前有實力強勁、口碑一路上升的特斯拉,并且隨著國內工廠誕生一路降價。后有造車新勢力三國殺,蔚來、小鵬和理想都各自引領了一股價值流向。
蔚來的用戶運營和社群理念被車企爭相效法,小鵬,也在特斯拉之后驗證了智能科技全棧自研的可能性,看起來要復制特斯拉的道路。第二梯隊的哪吒、零跑、威馬緊隨其后,且銷量都不差。傳統(tǒng)汽車廠商本田、寶馬、通用、現(xiàn)代、捷豹、奔馳、日產、豐田、大眾、沃爾沃也都在增加電動汽車陣容。
當然,不管是售價還是定位,理想還有一個最大的競爭對手:華為問界M7。6月底理想L9發(fā)布,7月初,就被問界M7用來做對比。車型上都是中大型SUV,受眾上理想和M7都準確瞄準了家庭群體,M7也被設定為“2+2+2”座椅分布,無論是操作性、靈感座椅舒適性還是華為鴻蒙座艙智能系統(tǒng),M7都有一定的優(yōu)勢,而且問界M7最低售價31.98萬元,低于理想ONE34.98萬元。
在新能源比拼下半場,理想的對手舉不勝舉。
從客群來講,在15w以下的10億汽車消費市場,格局基本很穩(wěn)定,本土汽車幾乎不可能與吉利和長城競爭。而15w以上的4億消費人群,大部分都被BBA所霸占,而這塊蛋糕才是造車新勢力血戰(zhàn)的共同奮戰(zhàn)目標。市場蛋糕只有這么大,內卷程度不言而喻。
而理想汽車憑借理想ONE的爆款與供應鏈優(yōu)勢,在盈利方面暫時領先。2021年,蔚來、小鵬、理想分別實現(xiàn)營收361.36億元、209.88億元和270.10億元,分別增長122.3%、259.1%和185.6%,分別虧損40.17億元、48.63億元和3.21億元。
虧錢最少的理想,一方面可以體現(xiàn)理想汽車的經營效率、成本優(yōu)勢。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對于一個需要投入重資產運營的賽道來講,剛上市就采取成本控制的手段省錢,而不是去構建技術壁壘和護城河、從而具備核心競爭力擴大規(guī)模。這意味著這家公司從戰(zhàn)略規(guī)劃上來說可能是失敗的,“省錢”并不能省出個未來,你必須有足夠的籌碼來面對未來的殘酷競爭。
根據(jù)2021你研發(fā)數(shù)據(jù)對比,也可窺見一斑。2021全年,小鵬汽車研發(fā)投入41.1億元,研發(fā)投入占全年營收比為19.5%;蔚來汽車2021年全年研發(fā)投入為45.9億元,研發(fā)投入占全年營收比為12.7%。按照規(guī)劃,蔚來2022年研發(fā)支出預計會增加到100億元,研發(fā)團隊將近擴充一倍。而理想汽車2021全年研發(fā)投入32.9億元,研發(fā)投入占全年營收比為12.1%,為三家最低。
另外,從模式來講,眾所周知純電模式是未來的確定趨勢,而由于首款車型SEV戰(zhàn)略失策,理想汽車只能選擇采用增程式,才有望實現(xiàn)彎道超車。如果從純電開始做起,已經遠遠落后于蔚來、小鵬。換言之,理想汽車采用了短期而言性價比更高的模式,但長期而言,面臨淘汰的風險。
7月的新車局上,各家車廠紛紛推出新產品刺激市場,新能源廠商的戰(zhàn)火正在越燒越旺。
03
理想“四不像”
爆品獵手李想,一直都是喬布斯的信徒,和雷軍一樣。甚至,理想汽車和小米手機的營銷模式都那么相似。
《喬布斯傳》里有一個案例:喬布斯有一次召集產品團隊召開產品需求研討會,團隊一番頭腦風暴后寫下了10條核心客戶需求,但喬布斯卻讓同事們把需求從10條縮減到5條,再從5條縮減到3條,到最后,只留下1條,最后讓團隊推出100分的產品滿足這最后的需求。
喬布斯如此,李想也如此。就像李想所說:到現(xiàn)在為止,誰的手機體驗能好過蘋果?我覺得這種產品體驗才是根本,當然,理想也是這么做的。
比如理想會在接孩子放學中得到啟發(fā),在理想ONE的改款中取消七座,只保留6座布局。原因是學校門口非常擠,上下車速度很重要,7座車要掰開第二排,孩子上車后再放好,會增加停留時間。比如理想ONE在距離交付一個月時取消雙扶手,因為試駕期間邀請朋友乘坐,普遍反饋是雙扶手會對下車造成干涉,容易擦到肋部,不安全。這樣的案例很多很多,李想不會放過對每一個細節(jié)的關注。
在業(yè)內人士與消費者的討論中,李想團隊最厲害的一點是:對于用戶洞察的深刻。這是來自李想天生的敏感性,也是李想作為一個優(yōu)秀的互聯(lián)網(wǎng)出身的產品經理,對于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為王”邏輯的深信不疑,李想自己也表示沒有人能比他們更懂汽車消費者。爆款理想ONE的誕生便由于此,從發(fā)布會上的信息來看,L9也跟理想one如出一轍,同樣深刻洞察了潛在消費者的需求。
我們不能否認的是,李想作為一個互聯(lián)網(wǎng)出身優(yōu)秀的產品經理,在產品定義和洞察層面做出的努力改革。但是,在汽車這個以實力論英雄的賽場,理想的耀眼并不是通過硬標準制勝,也沒有技術創(chuàng)新帶來的改變那么深度。換而言之,無論是技術與配置,還是價格與特點,其實你很難真正給出一個理想汽車的獨特的硬性買點。
就像前兩年爆火的新消費品牌一樣,通過深度洞察還未被滿足的市場,差異化切入巨頭林立的市場,看似波濤洶涌,實則缺少內核,網(wǎng)紅們最終也會在內卷之中回到基礎,回到產品本質的競爭,屆時,生死難料。
在這個資本密集、競爭殘酷的創(chuàng)業(yè)賽道上,理想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猜你喜歡
過保電車撐起千億市場,電車維修是門好生意?
這意味著,首批享受政策的新能源車已陸續(xù)進入“過保期”,會有越來越多的車輛維修訂單將走出官方維修店,新能源售后的風口正隨著“過保電車”來了。年入162億,“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tǒng)龍頭”聯(lián)合動力將登創(chuàng)業(yè)板
緊跟國家戰(zhàn)略,推動產業(yè)鏈優(yōu)化升級。哪吒汽車重整開啟:原管理團隊將優(yōu)化重組,將引入外企背景新CEO
新任首席執(zhí)行官由具備跨國車企管理經驗的資深人士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