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基金實控人再度生變,基金經理現“離職潮”,基民虧損誰來“買單”?
2022年股市經歷深幅調整,這不僅導致權益類產品出現大幅虧損,也令商業銀行代銷基金收入的銳減。筆者發現,此次招商銀行限售的基金公司中,新華基金也包含其中。作為老牌公募基金公司,新華基金曾經名噪一時。然而,經歷數輪牛熊市轉換,新華基金權益類產業業績回撤達,而且基金規模也出現下降。
01
基金經理離職頻率高,權益類基金業績大幅虧損
近日證監會核準批復了《關于核準恒泰證券變更股東及恒泰長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新華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變更實際控制人的批復》,北京金融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成為新華基金實際控制人。這意味著新華基金在天風證券實控不到三年后再度易主。
業內人士稱,在股權變更塵埃落定后,新華基金或將迎來新發展階段。不過,回顧新華基金近年來的發展,新華基金的業績也不太理想,這也或許與新華基金近年來高管頻換有關。2020年3月,天風證券收購恒泰證券29.99%的股權,成為新華基金第一大股東。
2020年9月,翟晨曦接任新華基金的掌門人,任新華基金聯席董事長,并自同年11月代任總經理一職。翟晨曦接管新華基金時,曾給新華基金定下目標,我們定了一個目標:三年規模達到1000億元,五年進入行業前30%。在翟晨曦的帶領下,新華基金在2022年二季度管理規模躍升至868.37億元。
然而,此后基金規模卻出現回落,新華基金規模一路下跌,2022年三季度跌至603.51億元,四季度甚至跌至575.80億元,規模跌去約三成。相較于二季度,新華基金兩個季度下降292.57億元。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至2022年,新華基金的董事長還先后經歷了陳重、張宗友。
與此同時,總經理職位也歷經張宗友、劉全勝,現任總經理為于春玲,副總經理崗位則有申峰旗、崔建波、晏益民三人離任。除了高管頻換,旗下的基金經理也是頻繁離職,據筆者不完全統計,近三年來新華基金相繼有17位基金經理離任,其中也有從業年限超過5年的基金經理,人才隊伍青黃不接的問題很嚴重。
除了高管頻換的問題,管理規模下降或許與旗下產品業績差有關,2022年股市持續震蕩,新華基金權益類產品的表現并不亮眼。據Wind統計顯示,新華基金旗下主動權益類產品新華積極價值靈活配置去年年內總回報跌逾40%,在同類1459只基金中排名1449位。
(數據來源于同花順)
據同花順顯示,新華積極價值靈活配置混合在近1年中,該基金的下行風險為19.2082%,大于同類平均;最大回撤為37.1743%,大于同類平均;綜合該基金的下行風險和最大回撤在同類基金中的排名,該基金過去一年風險為高。從歷史回報來看,2021年還有25.99%的年度收益,到了2022年年度收益率卻是-41.43%。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據天天基金網顯示,新華積極價值靈活配置混合基金成立于2015年12月21日,基金經理為王永明。截至2月17日單位凈值1.4316 。雖然近期基金有所上漲,但近6月來收益率-24.45%;近1年來收益率-31.53%,即使把時間周期拉長,近2年來收益率-26.10%;從基金排名上看也較為殿后,該基金整體狀態不佳。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由于業績大幅下跌,有基民表示,虧了20%多了,今天來個翻倍加倉。也有基民表示,水平真不行,一年時間都大幅落后于滬深300,這樣的經理實在少見。甚至有基民表示,王經理,你到底是水平有限,還是有其它問題?為什么每次大跌時你從不缺席,為什么大漲時看不見你,為什么?
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該基金業績如此之差?筆者在翻看該基金季報發現,新華積極價值靈活配置混合基金換手率極快,幾乎每個季度的持倉都有新變化,2022年一季報的前五大重倉還是華友鈷業、智飛生物和永興材料、寧德時代、贛鋒鋰業。然而,到了2022年二季報前五大重倉股又換成長安汽車、天齊鋰業和寧德時代、晉控煤業、鵬輝能源。
值得關注的是,2022年三季報前五大重倉股換成國聯股份、永興材料和陽光能源、亨通光電、中科電氣。對比二季報和三季報十大重倉,該基金自2021年二季度起一直持有國聯股份。與此同時,筆者發現,自2022年11月份開始,國聯股份就因“融資性貿易“事件而導致股價連續大跌。從那時起,公司股價再沒有回到之前的高點。不少投資者擔憂,這次閃崩是否會是公司股價新一輪下跌的開始。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值得關注的是,據2022年四季報顯示,新華積極價值靈活配置混合基金仍然在押注新能源板塊,但是筆者發現,截至2023年2月17日當升科技、陽光電源、長安汽車股價走勢并不好。因此,如果個股走勢波動大,那該基金的整體收益率自然會出現大幅回撤。
除了權益類產品業績差外,202年債券型產品的業績則呈現出明顯分化。規模超81億元的新華安享惠融88個月定開A2022年全年回報率為4.42%,在同類1438只基金中排名第33;新華鼎利A全年回報率3.67%,在同類385只基金中排名第5。不過,公司管理規模接近20億元的新華增怡A2022年全年卻取得了-6.20%的回報率,在同類385只基金中排名第295。
另外,據不完全統計顯示,近年來新華基金新基金發行數量呈現下降趨勢,2019年-2021年每年發行的基金數量維持在5只,但2022年新基金發行的數量卻是零。除了新基金發行遇到困難外,2022年該公司共有3只基金被清盤,分別是2022年6月清盤的新華鑫弘基金,以及2022年12月清盤的新華MSCI中國A股國際ETF基金、新華MSCI中國A股國際ETF聯接基金。
02
兩個季度縮水292.57億,去年被強制執行11.7億元
基民抱怨買債券基金也能被套住?
據天天基金網顯示,新華基金成立于2004年12月9日,是一家老牌公募基金公司。然而,自成立以來至今長達19年的基金公司,其整體管理規模仍然未突破千億門檻。這相較于萬億的頭部基金公司,其內在的差距越來越大。截2022年12月31日,新華基金旗下共有76只基金,基金經理19名。
據了解,新華基金曾有過高光時刻,當時新華基金坐擁王衛東、曹名長、崔建波、桂躍強、周永勝等明星基金經理,旗下權益類產品深受基民追捧。特別是憑借王衛東的新華優選成長與王亞偉的華夏大盤精選的冠軍之爭異常精彩,雖然最后新華優選成長名列第3,但當時新華基金的名聲已經打響。
在新華基金發展最巔峰時期,周永勝、王衛東、曹名長、崔建波曾被稱為“新華四杰”。然而,在公奔私的大潮中,新華基金的頂梁柱先后轉投私募,新華基金也逐步走下坡路。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新華基金經歷高管變動、股東變更頻繁等波折后,新華基金管理規模明顯小于同意時期成立的基金公司。
(數據來源于wind數據)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新華基金管理規模575.80億元,其中股票型基金19.26億元,混合型基金107.64億元,債券型218.44億元,貨幣型229.95億元。新華基金管理規模全市場排第72位,較2021年底的717.12億元縮水了約130億元;管理基金數量48只,也比2021年底的51只基金數量有所減少。
作為老牌基金公司,從管理規模增速上看,新華基金的發展非常緩慢,其整體規模自2012年四季度才突破百億,升至116億元。此后基金規模一路上升,到2016年突破400億元,此后數年基金規模一路下滑,至2019年三季度跌至216億元。
2020年天風系入股新華基金后,在翟晨曦的帶領下,新華基金在2022年二季度管理規模躍升至868.37億元。然而,此后基金規模卻出現回落,新華基金規模一路下跌,2022年三季度跌至603.51億元,四季度甚至跌至575.80億元,規模跌去約三成。相較于2022年二季度,新華基金兩個季度下降292.57億元。
而這與之成立時間相近的華泰柏瑞基金無法相提并論,截至2022年四季度華泰柏瑞基金管理規模為3093.97億元。業內人士表示,新華基金管理規模出現下降,其主要原因在于,近年來公募行業競爭加劇,新華基金現有的投研團隊能力不足,權益類基金產品業績下降,產品沒做好,基民自然會“用腳投票”。
如果未來新華基金的產品業績好,并且有明星基金經理加持,“日光基”的火爆場景還是會重現。然而,筆者查詢發現,雖然新華基金在債基和貨基投入了大量的資源,不過,有一部分基金經理業績漲勢喜人,也有一些基金經理的業績慘不忍睹。
據Wind數據顯示,目前,新華基金的基金經理數量為19位,其中,李潔、裴鐸、曹巍浩的管理規模在百億元以上。李潔管理了4只產品,2只貨幣型基金的規模占大頭,整體看,4只產品的收益排名比較一般。曹巍浩以管理債券型基金為主,業績最突出的是新華安享惠融88個月定開A,年化回報為4.32%,產品類型排名在96/1785。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然而,筆者發現,王丹管理的債基產品業績很不理想,4只產品中,近3月來全部處于虧損狀態;近6月來,4只產品也均出現虧損,其中,新華雙利債券A/C收益率分別達-9.35%、-9.53%,同類排名均殿后;與此同時,近一年來也全部處于虧損狀態,這樣的業績也令基民怨聲載道。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有基民表示,王美女,得努力啦!不能老是陰跌不斷,我們基民虧錢啊!債券不斷下跌,可以加大股票配置比例。也有基民表示,作為債券基金所配20%股票為何全是電子類?本來配一些股票是增加收益的,現在跌起與股票基金一樣,賭博心態怎么可能管好債券基金?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我們可以看看王丹所管理的新華增怡債券A,該基金也是王丹所管理基金中規模最大的一只基金達19.91億元。該基金成立于2013年12月4日,截至2月17日單位凈值為1.3810。該基金近1周來收益率-1.36%,近3月來收益率-1.09%,近6月來收益率-4.86%,近1年來收益率-2.46%。從持倉來看,2022年四季度該基金有8.94%的股票持倉,25.91%的債券持倉。如此業績難怪基民抱怨不已。
(數據來源于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一家老牌公募基金公司,新華基金還曾被列入被執行人行列。據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新華基金新添了四則被執行人的消息,立案時間君威2023年1月29日,案號分別是(2023)京74執31號至34號,執行標的金額分別為3.67億元、4.39億元、3.45億元、2527.11萬元,合計超過11.7億元。
除此之外,工商信息顯示,新華基金此前還有4次被強制執行的記錄,標的金額合計約3.59億元,執行法院均為重慶市一中院。這4次被強制執行記錄中,2021年10月有1次,執行標的約為5823.57萬元,2022年上半年有3次,執行標的分別約為4881.38萬元、1.57億元、9486萬元。
值得關注的是,2022年12月份新華基金還曾被曝出一場與前員工的勞動糾紛。據了解,上訴人陳某于2014年1月入職新華基金,約定擔任專戶管理部門的副總監兼專戶業務二部總監,鄭某則擔任總監助理,二人都要求新華基金支付千萬級別的獎金。
但新華基金提出,對方在職時管理的專戶產品給公司帶來巨額損失,公司依規降薪與扣除獎金。雙方因此對簿公堂,并且上訴人在一審法院判定之后又繼續提出了上訴。最終,法院對陳某的基本工資差額及績效工資,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賠償金予以認可,駁回了其千萬獎金的訴求,同時也駁回了新華基金的其他訴求。
作為一家老牌基金公司,原本在激烈的競爭中,逐步被市場所淡忘,然而,近期的一系列事件又讓新華基金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不過,此次新華基金股東再次變更,金融街集團成為最新實控人,業內人士表示,國資的介入,是否能有助于公司經營管理穩定,新華基金是否能抓住機會實現發展呢?筆者會持續關注新華基金的未來發展。
猜你喜歡
萬家基金黃興亮旗下基金靠天吃飯,運作5年仍虧21%
萬家創業板2年定期開放混合A基金截至9月12日基金單位凈值0.7922,自基金成立來收益率-20.78%。【價值發現】怕追高又怕錯過?穩健掘金科技紅利的方法來了!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9月16日,易方達裕鑫債券C今年以來、近一年、2016年9月5日成立以來收益分別為15.39%、34.39%、7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