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V”型反轉,商湯科技生成式AI連續兩年三位數增長
“AI第一股”,交出新答卷。
3月26日,商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商湯)公布的2024年業績呈現收入繼續回升、虧損大幅收窄的雙重改善趨勢:收入約37.72億元同比增長10.8%,其中生成式AI收入同比增長103.1%約24.04億元;虧損約43.07億元同比收窄33.7%,EBITDA虧損約31.43億元更是同比收窄42.3%。
這些成績,正是基于去年年底,商湯科技董事長兼CEO徐立在一個半月內的兩次重磅動作——1、確定“AI基礎設施(大裝置)-大模型(日日新)-應用”三位一體戰略;2、進行“1+X”架構重組的前瞻布局。
在IDC《中國智算服務市場(2024年上半年)跟蹤》報告中繼續穩居前三名;商湯日日新大模型成為國內率先超越GPT 4-Turbo性能的大模型,以13.8%的市場份額排列中國大模型應用市場前三。通過商湯2024年度業績報告,我們摘要幾個核心亮點:核心業務“1”中的生成式AI連續兩年三位數增長;垂直領域生態“X”中的智能汽車“絕影”實現量產突破;5家生態企業相繼完成對外獨立融資……
而這,不僅是商湯年報走出“V”型反轉、迎來高速發展的關鍵支撐,更是其“保持在多模態大模型領域的領先性,推進商業化突破”的底氣所在。
基于對商湯長期價值的堅定看好,商湯科技董事長兼CEO徐立、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徐冰在財報發布后即增持1000萬股,斥資約1490萬港元。與此同時,光大證券、申萬宏源、華泰證券等券商在研報中,均給予商湯買入、增持評級。中金也發布研報稱,維持商湯跑贏行業評級。
大裝置,鑄就AI基礎設施硬核競爭力
作為從AI 1.0時代即脫穎而出的龍頭“商湯”,憑借扎實的基本功,尤其是“人無我有”的“大裝置”這一殺手锏,得以在AI 2.0時代“做最懂模型的算力服務商、做最懂算力的模型服務商”。
在“自持+運營”的模式下,商湯大裝置持續不斷地擴大算力儲備和服務規模,以保持自身算力基建規模與技術的絕對領先。
過去三年,商湯持續投入建設并自持上海臨港AIDC“大裝置”,并獲得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授予的全國首個5A級智算中心認證,到2024年底算力運營總規模提升至2.3萬PetaFlops,同比增長92%。目前,商湯智算節點已完成覆蓋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中西部重點區域的全國布局,實現全國聯網統一調度,服務覆蓋金融、制造、能源等成熟行業。
對比來看,在AI云服務技術能力方面,商湯通過工程優化技術實現了快速創建和擴縮容虛擬AI集群,速度是傳統云廠商的6倍以上,節省虛擬集群管理成本90%以 上;在國產芯片方面,商湯實現了國產芯片集群的規模化商用,支持多種異構芯片5000卡集群上單一大模型的調度與運行,訓練效率達同構訓練的95%。
以此為基,商湯大裝置作為國內領先的智算服務商,不僅服務于日日新大模型的訓練與推理,還廣泛應用于具身智能、AIGC、AI4S(AI For Science)等多個未來新興行業,已服務三大運營商、銀河機器人、分子之心等知名客戶。
在IDC《中國智算服務市場(2024上半年)跟蹤》報告中,商湯以13.3%的市場份額穩居GenAI IaaS市場前三,位列GenAI IaaS領域第一梯隊;同時在弗若斯特沙利文《2024年中國GenAI技術棧市場報告》中,商湯在11個GenAI廠商中超越阿里云、百度智能云和華為云,增長指數和創新指數均排名國內第一,在全球排名中僅次于亞馬遜云。
憑借模型與基礎設施協同方面的優勢,商湯在大模型訓練與推理效率方面不斷取得顯著突破:
通過自動化多維并行策略及通信、算子優化,商湯大裝置集群訓練效率顯著提升,并成功實現FP8混合精度的訓練。對于DeepSeek V3等第三方模型,商湯每秒處理Token數(TGS)已達1600+,在未做專項優化下,優于DeepSeek官方披露成績;預期未來對于單一模型做特定優化將會帶來更大的性能提升。
推理方面,商湯支持開源和自研雙引擎的低比特量化推理。內部最新測試顯示,自研多模態模型推理能力比2024年7月發布的日日新5.5提高50%。針對DeepSeek R1模型的Token生成時間,比頭部廠商效率高15%,在高服務標準(SLA)條件下性能業界領先。
在“大裝置筑基”的強力支撐下,商湯得以不斷夯實其硬核競爭力,持續打造“最懂大模型的AI基礎設施”。
日日新大模型,“一基兩翼”驅動商業化落地
如果說大模型筑基,決定了商湯的深度,那么大模型賦能,則是再次突破自我、不斷拔升高度,做到“人有我優”的關鍵所在。
自2023年4月“日日新SenseNova”大模型亮相,商湯的大模型能力足以在國內外頂級大模型廠商的對壘中不落下風,甚至在某些方面拔得頭籌:
商湯日日新大模型系列不僅成為國內率先超越GPT 4-Turbo性能的大模型,還率先推出音視頻流式交互功能。日日新5.5性能在SuperCLUE和OpenCompass榜單排名全國第一,領先Gemini 2.0 Flash-Exp與GPT-4o。
其中,在SuperCLUE最新發布的《中文大模型基準測評2024年度報告》中,商湯日日新融合大模型以總分68.3的成績位列國內榜首。
在日日新大模型賦能下,依托企業級應用的豐富經驗,商湯構建了“一基兩翼”的應用布局:
在生產力工具上,商湯日日新大模型產品不斷進行深度滲透,大幅提高客戶生產效率,客戶包括中國移動、上海電信、金山辦公、寧波銀行、招商銀行、海通證券、聯想、360、零跑科技等各行業的頭部企業,2024年以訂單金額為代表的客戶付費意愿同比增長6倍。
其中,辦公助手產品與代碼助手產品在智能辦公領域加速滲透,用戶數突破150萬,日調用量達上百萬次,每日處理Token數超過35億,觸達1000萬開發者,成為國內增速最快的AI辦公工具。
在交互工具上,商湯日日大模型產品服務支持擬人陪伴模型在深度聊天率和付費轉化率等關鍵指標上穩居行業第一梯隊,其中某個頭部客戶的月調用量一年間增長833%,次日留存率達到50%、日均使用時長高達130分鐘。
其中,智能硬件交互方面,商湯加速多模態大模型在機器人、智能眼鏡、智能車艙等智能硬件的應用布局,開放測試數月以來已接入超70家企業;在智能營銷領域,商湯多模態大模型結合數字人技術助力電商營銷,在2024年為智能營銷生成視頻時長同比增長805%,帶來的GMV同比增長94%。
進而,商湯“一基兩翼”取得了可圈可點的成績:在IDC發布的《2024年大模型應用市場份額》報告中,商湯以13.8%的市場份額排列中國大模型應用市場前三,僅次于百度與阿里云。
多點開花,應用場景大爆發、生態企業獨立接受市場考驗
商湯在2024年12月確立“1+X”架構:“1”代表集團核心業務,即生成式AI與視覺AI,生成式AI收入占比已達63.7%系商湯最大收入來源,也是公司史上最快突破20億元營收規模的板塊;“X”代表商湯的生態企業矩陣,包括智能汽車“絕影”、家庭機器人“元蘿卜”、智慧醫療、智慧零售等。
商湯“X”中,智能汽車領域,“絕影”的表現可謂亮眼:
2024年,新增交付超167萬輛,同比增長29.2%,新增交付車型42個;累計交付車輛數超360萬輛,覆蓋超過130個車型,新增定點車型41個,新增定點車輛數超過1100萬輛。
同時,商湯座艙智能軟件市場份額連續五年排名第一,其行業首發基于多模態交互的汽車座艙新產品“A New Member For U(你的家庭新成員)”,獲頭部新能源車企億元級定點。絕影發布的“開悟”世界模型,自2023年起在全球知名的自動駕駛仿真模擬任務競賽比拼中,連續兩年獲得第一名。
值得一提的是,商湯的生態企業矩陣,也在獨立CEO負責下,自2024年底至今,5家生態企業接連獲得一級市場認可。
比如,今年1月,零售行業AI解決方案提供商商湯善惠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由金沙江創投領投,微木資本、嘉實基金、唐山金弘基金等跟投,此次融資將重點投向零售AI算法研發創新、海外市場拓展戰略方向,助力公司全球化布局邁入新階段;
今年2月,智能醫療解決方案提供商湯醫療完成過億元Pre-A輪融資,由盈峰控股、人民衛生出版社旗下投資平臺人衛科技發展公司聯合領投,多家投資機構跟投,此次融資將用于推動其醫療大模型“大醫”及“SenseCare®智慧醫院”綜合解決方案的研發落地與持續夯實商業化合作。
與生成式AI的“狂飆”不同,視覺AI作為商湯的積累多年經驗的業務,連續八年穩居中國計算機視覺市場份額第一,并在2024年國家部委評測中,視覺AI項目榮獲科學技術一等獎。同時,商湯正在發力拓展視覺AI的海外市場:以阿聯酋MIRAL為代表的智慧園區、以沙特SELA為代表的智慧文旅都是商湯持續聚焦的領域,馬來西亞機場、香港沙頭角中英街智慧通行方案也在同步拓展中。
綜合表現來看,商湯2024年客戶復購率按年提升31個百分點,合作超過3年的長期客戶達到389家占視覺AI總體客戶數量約四成。
對于2025年的整體發展,商湯方面表示,未來將繼續推進“大裝置-大模型-應用”三位一體深度協同,保持在多模態大模型領域的領先性,推進商業化突破。不斷升級視覺AI的商業模式,聚焦成熟場景及優質客戶。激活生態企業的市場潛力,釋放協同創新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