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高端芯片若成絕版,華為有沒有替代方案?
將于秋季上市的華為Mate40,很可能成為華為最后一代搭載麒麟高端芯片的旗艦手機。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昨日承認,9月15日后其自研的麒麟旗艦芯片將無法生產。
“我們只是做了芯片的設計,沒有搞制造,所以從今年9月15日之后,我們的旗艦芯片就無法再生產了,我們AI計算能力的芯片都無法制造了,這是我們非常大的損失。”余承東說。
1300萬顆麒麟9000芯片,基本可覆蓋Mate 40生命周期
搭載了麒麟9000的Mate40,采用先進的5nm制程工藝,但原本的芯片代工巨頭臺積電在美國對華為進一步的制裁政策下,很難繼續為華為芯片提供生產。這意味著麒麟9000的量將有限。“想買Mate40看來要搶了。”有網友說。
不過,AI財經社從產業鏈獲悉,華為與時間賽跑已經囤貨了1300萬片麒麟9000芯片。一位業內人士告訴AI財經社:“這足夠覆蓋Mate40整個生命周期了。”而這還是相對保守的估計。
根據相關數據,華為上一代Mate30,截至今年4月份的銷量已經突破了1000萬。而去年底,供應鏈就傳聞稱,當時Mate30的出貨量(出貨給代理商或中間商的量)已突破1200萬。
如果以Mate30為參考,1300萬片麒麟9000,已經可以覆蓋Mate40大半個生命周期了。因此,正打算購買Mate40的消費者們并不用太過擔心買不到。
事實上,業內對于Mate40的銷量預期依舊樂觀。信達電子分析師方競對AI財經社表示,他相信出于這場中美科技爭端,消費者是更加愿意支持華為的。這從華為手機上半年的業績看已經表現得很明顯。
今年上半年,在美國的制裁下,華為消費者業務收入依然實現了增長,銷售收入2558億元,手機全球出貨量超過1.05億臺。而華為在國內市場份額超過45%,再創歷史新高。國內市場的快速增長,抵消了海外市場的下滑,華為手機在今年第二季度首次登頂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第一的位置。
“麒麟可惜了,Mate40肯定要買一臺收藏。”在一名手機發燒友看來,Mate40發售后很可能變得搶手,甚至不排除會出現加價購買的情況。
華為還有替代方案嗎?
失去了自研SoC光環的華為手機,何去何從?一位手機行業人士告訴AI財經社:“這個事情其實很簡單,小米OV等其他國產廠商也沒有芯片,照樣賣。”
華為手機的差異化,一方面來自于領先的拍照技術,一方面來自于國產SoC。“以后的確SoC這一塊的優勢會下降,但它在如拍照等方面依然有較強的技術積累和優勢。”上述人士說。
對于未來的芯片供應問題,方競告訴AI財經社:“華為一直以來和聯發科的合作密切,然后近期又和高通達成了專利和解,也意味著后續高通可能會對華為恢復開放。“
自今年二季度,華為已經增加了對聯發科的5G SoC訂單,且華為已成為聯發科天璣800系列5G芯片出貨量最高的手機廠商。另根據媒體報道,華為與聯發科簽訂了新的芯片采購大單,訂單總額超過1.2億顆手機芯片。
此前,包括高通、臺積電均已向美國商務部申請對華為供貨的許可。一位長期跟蹤華為事件的人士對AI財經社分析,“從商業角度來講,高通也要賺錢,華為購買它的芯片就是它的大客戶。”
多位業內人士告訴AI財經社,華為雖然不能生產自研芯片,但仍有替代方案,“聯發科因為產品力的原因更多支持3000元檔及以下的機型,而后續高通實際上是可以給華為供貨以撐起它的高端機型。”這也意味著,Mate40之后的下一代華為高端旗艦P50,才將真正面臨一些壓力。而這取決于其與高通未來的合作情況。
另一位手機分析師認為,華為失去麒麟芯片光環并不會影響它產品的議價能力。“自研SoC的優勢我認為更多是降低成本,而品牌力則要看產品、功能創新等綜合方面。”
余承東稱,華為將繼續加大在操作系統(OS)、生態,以及基礎技術能力等方面的投入。他呼吁國內半導體產業共同努力,突破EDA設計,在材料、制造、工藝等領域實現超車。
“不能只有一個華為,百花齊放是最好的結果。“上述分析師稱。
猜你喜歡
攜手華為 大有可為!萬興天幕2.0重磅亮相華為HDC2025
6月20日下午,全球領先的新生代數字創意賦能者萬興科技深化AI布局,攜萬興天幕音視頻多媒體大模型2.0及基于萬興天幕2.0能力底座打造的終端應用新品萬興天幕創作廣場亮相華為開發者大會2025(HDC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