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掃街榜”來襲:用腳投票的革命能否重塑本地生活服務格局?
高德不僅限于導航。
2025年9月10日,高德在其母公司阿里成立26周年之際,正式推出“高德掃街榜”,宣稱這是全球首個基于用戶真實行為數據生成的生活服務榜單。該榜單依托高德的海量導航和出行數據,結合支付寶芝麻信用體系,旨在構建一套全新的線下服務信用評價機制。
據數據分析機構QuestMobile監測,首日上線用戶訪問量便突破4000萬人次,迅速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美食類榜單,其影響力甚至超越了老牌點評平臺大眾點評的日均活躍用戶數。
高德此舉不僅是一次產品創新,更是其從導航工具向綜合本地生活服務平臺戰略轉型的關鍵一步,標志著阿里正式深入美團的“到店”業務腹地,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競爭格局因此生變。
盡管高德掃街榜具有明顯優勢,但也面臨一些挑戰,一是真實行為數據存在采集盲區,二是AI判定“異常評價”的細節邏輯對普通用戶和商家仍顯模糊,不排除對特色小店產生誤判的可能。
01
行為數據構建信用體系:一場“用腳投票”的革命
高德掃街榜的核心創新在于其評價體系的根本性變革。
與傳統生活服務平臺嚴重依賴用戶主觀撰寫圖文評價(UGC)不同,掃街榜的基石是用戶的真實行為數據。它充分利用了高德作為國民級導航應用的優勢,捕捉并分析用戶“用腳投票”的軌跡:是否真實導航到店、是否為專程前往(其“輪胎磨損榜”極具象征意義)、是否為多次光顧的回頭客,以及導航行為背后的人群覆蓋廣度等。
據《新華網》報道,高德地圖CEO郭寧表示,“高德掃街榜是由10億用戶用腳投票而來的,是以個人信用分增信了的榜單,融合了強大的AI能力,有望每天能為線下餐飲及其他服務業多帶去1000萬客流?!?

這些由實際行動產生的數據難以大規模偽造,從根源上遏制了“刷單刷好評”的灰色產業鏈。為確保評價體系的公正與可信,高德引入了雙重保障機制。
其一是信用賦能。在獲得用戶授權后,高德首次將支付寶的芝麻信用體系融入評價模型,高信用用戶的反饋會被賦予更高權重,同時借助AI風控技術實時識別和過濾虛假、噪聲評價。
其二是動態更新與豐富分類。榜單并非一成不變,其“狀元榜”沉淀長期口碑,而“掃街榜”則日更,實時反映店鋪熱度。榜單類型多樣,除“輪胎磨損榜”和“回頭客榜”外,還包括“本地人愛去榜”、“城市特色體驗榜”和“高分煙火小店榜”等,力求多維度還原店鋪的真實受歡迎程度。
這種“行為+信用”的模式,其深遠意義在于試圖重構線下服務的信用體系。
它讓商家的聲譽建立在無數用戶真實行動累積的“數字足跡”之上,轉化為其可靠的“信用資產”。這使那些不善線上營銷、但產品和服務過硬的中小商戶,特別是深巷中的“煙火小店”,能夠憑借實力而非運營技巧脫穎而出,獲得公平的曝光機會,有望實現良幣驅逐劣幣的市場環境。
02
戰略布局:從導航工具到生活服務超級入口
高德此次重磅推出掃街榜,并非一時興起,而是其多年來精心布局、步步為營的必然結果,清晰展現了其從專業導航工具到出行平臺,再到綜合本地生活服務超級入口的戰略演進路徑。
回顧發展歷程,高德的轉型決心巨大。
2013年,高德做出了一個關鍵的戰略抉擇:主動放棄每年數億元的導航授權收入,宣布導航業務永久免費。這一舉措雖犧牲了短期利潤,卻換來了用戶規模的爆炸式增長,為后續發展奠定了龐大的用戶基礎。同年,阿里巴巴開始戰略注資并于次年完成全資收購,高德正式融入阿里生態。隨后,高德接入支付寶,完成了“地圖+支付”的閉環,為其進軍本地生活服務掃清了關鍵障礙。2021年7月,高德將品牌升級為“出門好生活開放服務平臺”,整合打車、實時公交、景區門票等服務,標志著其“地圖生活服務”戰略轉型的開啟。
支撐此次掃街榜發布的,是高德沉淀多年的強大數據底蘊和生態協同優勢。高德地圖目前已覆蓋全國超700萬個餐廳點位,每天處理高達1.2億次生活服務相關搜索,導航前往1300萬個生活服務目的地。這些海量、實時、真實的時空數據,是任何競爭對手都難以短期復制的核心資產。
此外,背靠阿里經濟體,高德能夠與支付寶(信用體系)、餓了么(即時配送)、飛豬(酒旅)等業務產生強大的協同效應,為用戶提供“發現-導航-支付-消費”的一站式閉環體驗,打破了多個APP間跳轉的壁壘。
高德的野心遠不止于做一個榜單。其終極目標是成為一個不可或缺的線下生活服務超級入口。掃街榜的上線,意味著高德正試圖將其龐大的工具性流量轉化為生活服務消費流量,將用戶“找路線”的需求自然延伸至“找店”的場景,極大地拓寬了其商業化的想象空間。
此舉也體現了阿里巴巴在本地生活領域的整體戰略——利用高德這一高頻應用作為突破口,挑戰美團的主導地位,并打造“到店+到家”的雙輪驅動生態矩陣。
03
挑戰與未來:數據盲區與商業化平溝
高德掃街榜的橫空出世,被廣泛視為阿里巴巴向美團核心利潤區——到店業務發起的最直接、最猛烈的進攻。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一場“三國殺”格局因此變得更加清晰和激烈。
美團的業務模式本質是“高頻帶低頻”,以外賣這一極高頻率的業務引流,并依靠到店、酒旅等高毛利業務實現盈利。因此,到店業務是美團利潤的壓艙石。高德選擇直接攻擊這一核心地帶,無疑是一場高維度的降維打擊。
面對挑戰,美團反應迅速。在高德發布會當日,美團大眾點評就宣布重啟“品質外賣”服務,并通過自研大模型強化對虛假評價的識別,同時發放消費券,以鞏固其陣地。

高德的挑戰者底氣來源于其獨特的差異化優勢。與美團UGC(用戶生成內容)模式容易滋生“刷單刷好評”不同,高德主打“無法刷分”的真實行為數據,直擊行業痛點,試圖建立一種新的信任標準。
與抖音依賴內容種草和達人探店(傭金成本較高)的模式相比,高德則側重于被動場景下的精準推薦和交易轉化,用戶打開高德的首要目的是導航,發現和消費服務是順勢而為,這降低了決策成本,可能帶來更高的轉化率。
這場競爭的背后,更是生態體系之間的對抗。阿里正調動其整個生態資源:高德在前端負責引流和鎖定目標,餓了么承擔到家配送和部分到店交易閉環,支付寶提供支付和信用體系支撐,阿里云則提供底層算力保障。這是一種環環相扣、彼此賦能的集團軍作戰模式。而美團則依托其強大的地推團隊、成熟的商戶網絡和深入人心的品牌認知進行防御。
毋庸置疑的是,高德掃街榜的推出,遠不止于一個新產品上線,它更象征著本地生活服務競爭邏輯的深刻演變:從早先的千團大戰拼補貼,到后來的內容種草拼流量,如今正邁向以真實和信用為核心的新階段。
高德憑借其獨特的“行為+信用”模型,試圖重構一套更公正、更透明的線下服務信用體系,這無疑對行業具有積極的革新意義,有望讓誠信經營的商家回歸服務本質,讓消費者降低決策成本。
然而,高德也面臨諸多挑戰與考驗。其算法高度依賴導航行為數據,可能導致一些交通不便或熟客無需導航的優質“寶藏小店”被系統忽略,形成數據盲區。此外,如何長期堅守“永不商業化”的承諾,平衡公益屬性與商業回報,避免出現隱性的流量傾斜,將是對其運營智慧的持續考驗。

更重要的是,如何改變用戶“找美食用點評、找路線用高德”的固有心智,培養起在高德內完成生活服務決策的新習慣,是其能否成功的關鍵。
最終,無論是高德的“行為信用”,還是美團的“內容評價”,抑或是抖音的“視頻種草”,其核心都應是服務于實體經濟,讓真正的好店不被埋沒,讓消費者的選擇更簡單、更放心。這場因高德掃街榜而再度升溫的競爭,其積極意義在于推動行業向更健康、更以用戶和價值為中心的方向發展。
博望財經將持續關注。
猜你喜歡
高德“掃街榜”來襲:用腳投票的革命能否重塑本地生活服務格局?
如何改變用戶“找美食用點評、找路線用高德”的固有心智,培養起在高德內完成生活服務決策的新習慣,是其能否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