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想搞死瑞幸咖啡?董事長慘遭24高管逼宮,陸正耀另起爐灶挖人
造假事件之后,瑞幸咖啡迎來的不是破產,而是內斗大戲。
1月6日晚,社交平臺曝出《關于罷免郭瑾一瑞幸咖啡董事會主席和CEO的請求信》,瑞幸咖啡七位副總裁、所有分公司總經理和核心業務總監總共24人簽字畫押,要求罷免現任董事長郭謹一。
這是否代表陸正耀、錢治亞想在涉嫌造假風波后重回瑞幸掌舵?對此,AI財經社致電郭謹一,他表示:“目前不太方便(回應)。”
逼宮大戲
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5月13日,瑞幸咖啡CEO錢治亞和COO劉劍被終止職務后,聯合創始人郭謹一擔任代理CEO,6月任法人,7月14日接替陸正耀擔任董事長。郭謹一博士畢業于北京交通大學,早年在中國交通科學院、交通運輸部任職,直到2016年來神州租車任董事長助理,才和如今的人馬連上線。
然而,走馬上任不到八個月,郭謹一的老部下就不買賬,上演“逼宮大戲”,請求信中列舉了郭謹一的三大“罪證”:第一, 貪污腐敗;第二, 濫用權力鏟除異己;第三, 能力低下,不具備領導公司所需要的從業背景和經驗,也未提出有前瞻性的戰略。此外,他被指上任后將大牌供應商逐步換成個人更容易獲利的、品質差的二三線品牌,造成原料品質變差,采購價格卻攀高。
事件發酵后,1月6日,郭謹一旋即發布全員信,稱舉報信是1月3日陸正耀、錢治亞等組織并主持起草的,部分當事員工不明真相,被裹挾簽字。他表示已第一時間提請董事會成立調查組,就所述事件對自己進行調查。
有媒體報道稱,在本次內斗上演前,陸正耀已經注冊新公司,還從瑞幸挖了一批人,操作路線與曾經瑞幸剛成立時,從神州系挖人一樣。有瑞幸員工在脈脈上爆料稱,瑞幸的內斗早在六天前已經在內部爆發,劇情跌宕起伏,有部門80%以上的員工被挖到新公司。“瑞幸不死,內卷不止”。有業內人士分析,瑞幸造假派系另起爐灶,從瑞幸挖人是這次內斗的導火索。
郭謹一在已經公開的全員信中也就此進行了闡釋,信中稱,“公司現在經營穩定,收入向好,是一些造假出局人絕不想看到的。惡意挖角,不斷造謠,企圖破壞公司、禍亂團隊,請全體瑞幸人有正確的認識!”
在郭謹一的全員信發布之后,事件再次升級。6日晚間,逼宮聯名信簽字人、瑞幸咖啡副總裁李軍、周斌等人在朋友圈再次“拔刀相向”,稱“郭謹一非但沒有自我反省,還極力狡辯,混淆視聽,詆毀我們不明真相。”并稱“公司在郭謹一領導下正氣喪失、士氣渙散,出現供應鏈、門店運營、員工流失等問題,關于郭謹一的貪腐我們掌握了大量證據。”
一名參與簽名的區域分公司總經理在朋友圈表示:“我們只是履行一個員工應盡的義務和責任,我們的訴求合理正當,每個員工都有知情權,且應當得到公司高層的重視。”
瑞幸的煉獄
在這次內斗大戲之前的近一年時間,瑞幸咖啡經歷了死里逃生的煉獄。
自2020年4月2日自曝虛假交易22億人民幣后,瑞幸咖啡面臨國內外多項調查,管理層充滿動蕩,但并沒有陷入破產倒閉的境地。2020年12月16日,瑞幸咖啡表示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就涉嫌造假事件達成和解,僅需支付1.8億美元(約合11.75億人民幣)。
此外,從2020年未經審計的前三季度財務報告看,瑞幸咖啡的業績不算太差,自營的六成門店已實現盈利,前三季度營收實現雙位數增長。雖然門店擴張放緩,但還在正常運營,截至2020年11月末,全國自營門店有3898家,經銷商門店894家。
瑞幸咖啡為什么能活到現在?有業內人士分析,瑞幸的產品優勢依然存在,卡位在20元左右的咖啡層級,迎合了不愿意喝口感較差的飲料咖啡或便利店咖啡、又不愿為高價星巴克買單的大部分白領人群需求。此外,早期補貼后,瑞幸也確實讓部分用戶養成喝咖啡的習慣,培養出真實的用戶需求。
更重要的是,雖然在資本市場風雨飄搖,但在實際經營中,瑞幸還是如常發展。比如瑞幸2020年下半年與京東、拼多多等合作開自營店,在支付寶上線品牌館,在餓了么上線咖啡外賣,還研發了瑞納冰系列、厚乳系列等面向年輕用戶的新品。同時,瑞幸也在適度調價,優惠券還有但不如以前那么大方,試圖在減少虧損。
然而,內斗戲碼上演后,資本市場擔心未來瑞幸咖啡的發展,美國時間1月6日收盤,瑞幸咖啡報收8.54美元/股,跌2.06%,市值21.62億美元,相比一年前的最高點,其股價已暴跌83%,市值蒸發105億美元(約合677億人民幣)。
猜你喜歡
618調研:大促期間會選擇閃購下單的用戶不足一成
今年618,閃購平臺入局試圖從大促市場分一杯羹。當閃購“30分鐘送達”撞上“囤貨季”,這場速度與深度的對壘,究竟能對日趨成熟的年中大促帶來幾分震撼,備受矚目。京東京喜自營啟動618廠貨百補節 產業帶工廠白牌好貨優惠享不停
5月15日,京東京喜自營宣布開啟618廠貨百補節,持續對產業帶商家進行百億補貼,為消費者加碼帶來重磅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