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科技:2020年度業績四連升,掃地機器人的時代來了?
2020年,是國內掃地機器人產業復蘇的一年,也是眾多掃地機器人企業證明自己能力的一年,尤其是頂著“發行價第一”光環上市的石頭科技,還因其股價一漲再漲被戲稱為“瘋狂的石頭”。
根據中怡康零售市場數據,2020年中國掃地機器人市場規模達94億元,同比2019年增長了19.1%。且國家統計局及住建部相關數據預測,中國智能掃地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2024年將達到231.4億元。
而在市場之下,AI視覺識別、dToF(直接飛行時間)導航、3D結構光等技術不斷地成功應用于掃地機器人,將掃地機器人行業的技術整體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掃地機器人市場,中國的企業也成為了行業內的領跑者,這點毋庸置疑。肉眼可見,隨著掃地機器人加速出圈,尤其是在眾多企業新產品、新營銷的雙重加持下,掃地機器人迅速走向大眾市場的新起點。
也因此,20201年,中國掃地機器人行業競爭愈發激烈,無論是科沃斯、石頭科技等持續深耕,還是云鯨等新晉玩家不斷入局,還是美的、海爾等大牌家電紛紛布局,此外360、小米等主營業務不在此且覆蓋多個行業的企業也想分得一杯羹,更不要提華為、蘋果等巨頭都想布局該領域搶占一席之地。
掃地機器人的市場爭奪戰,一觸即發。
頭部玩家效應明顯,新入局者跑步進入
受疫情和行業對產品技術的創新與進步的影響,2020年智能掃地機器人迎來新爆發。據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0智能掃地機器人銷售654萬臺,銷售規模增長18%,達到94億元。預計到2024年,中國智能家居生態市場出貨額將突破800億美元。
此外,還有行業人士對比同是用于自動完成家庭勞務工作的洗衣機和掃地機器人,洗衣機的國內市場年銷量約為4000萬臺,指出掃地機器人在國內市場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據irobot 披露的累計銷量數據及產業調研數據假設,如果美國/歐洲/日本/中國分別用 7/10/10/15 年實現滲透率 50%的目標,那么測算出未來這些市場對應的復合增速分別為 14.63%/17.30%/15.36%/17.05%。
哪里有市場,哪里就有競爭。現階段,對比入局的智能掃地機器人玩家類型可以發現,主要有專業研發企業、互聯網企業、傳統家電企業、科技型跨界企業等諸多陣營,從最初的三五個玩家,到現在已經拓展到200個品牌。
也因此,隨著眾多企業不斷涌入,國內掃地機器人企業的競爭格局也在原來的競爭梯隊中不斷發生變化。
比如,2016年前,科沃斯憑借先發優勢占據第一梯隊,第二梯隊為iRobot、浦桑尼克、福瑪特等掃地機器人專業廠商,第三梯隊為飛利浦、松下、美的、海爾等國內外知名家電品牌;
但到了2016年之后,國內掃地機器人品牌格局發生重大改變,小米攜手其生態鏈企業石頭科技強勢入局,尤其是石頭科技的入局,不但助力小米獲得銷售額亞軍,也讓自己躋身行業前三甲,將iRobot、浦桑尼克、美的、海爾等品牌,硬生生地趕出第二梯隊。
除此之外,到了2020年,以云鯨為代表的新興力量開始不斷憑借資本優勢擠入市場競爭之中。
當然,現如今,隨著市場發展迅猛,消費者在選擇產品時更多傾向于以科沃斯、石頭科技等為代表的頭部品牌,國內掃地機器人行業朝頭部規模企業集中的趨勢較為明顯。
在第一梯隊中,科沃斯和小米、石頭科技憑借先發優勢等專業品牌穩扎穩打,牢牢占據行業前三甲的位置,已經形成了強大的壁壘。比如,2020年,科沃斯、石頭科技、以石頭科技為代工的小米等三家頭部品牌就占據了掃地機器人線上市場69.1%的銷售份額。
這其中,科沃斯以中高端全局規劃類掃地機器人產品為主,在導航技術上也覆蓋了LDS、VSLAM以及dToF導航技術,還是首個將人工智能視覺識別技術落地到產品的企業。財報顯示,科沃斯2020年前三季度研發費用為2.15億元,連續第三年維持正增長并保持高位。
而在兩年打磨后于2016年推出首款產品之后,石頭科技更具有“破局者”的氣質,其是首家實現高精地圖實時顯示的掃地機器人公司,也是首家將激光雷達技術及相關算法大規模應用于智能掃地機器人領域的企業,并用時16個月就成為全球最快達到百萬臺銷量的機器人公司。
2020年2月,石頭科技成功登陸科創板,成為科創板發行價最高的股票,且同時創下A股新股發行價新高。尤其是在上市首日,石頭科技報收497.9元/股,漲幅高達83.65%,被外界稱為“瘋狂的石頭”。
隨后,10個月后,石頭科技股價破千,成為科創板首支千元股。而就在最近的4月26日,石頭科技收盤價為1278.00元,再創歷史新高,且近一年公司股價累計上漲250.55%。這或許也是因為其盈利能力得到驗證的緣故。
就在4月29日發布的全年財報中,2020年度,石頭科技實現營業收入45.3億元,同比增長7.7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13.69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74.92%,扣非凈利潤 12.08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59.71%,基本每股收益21.43元。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0.55元(含稅)。
除此之外,在2020年,石頭科技通過產品迭代升級,毛利較高的自主品牌銷售額占比不斷提升,智能硬件毛利率增長15.2%;且境外線上 B2C 模式和線下經銷商模式銷售額均有較大增幅,境外收入增長 221.33%。
至于2021年Q1,在石頭科技同時披露的一季報中,其2021Q1的營業收入為11.12億元,同比增長82.01%;凈利潤3.15億元,同比增長150.81%。基本每股收益4.73元。
當然,也正是因為頭部企業勢如破竹的發展勢頭,源源不斷的新入局者正在前赴后繼地加入到掃地機器人市場的競爭之中,智能掃地機器人賽道也開始變得愈發擁擠。
除了上述提到的iRobot、浦桑尼克、美的、海爾、360、華為、蘋果、聯想等等,小米生態鏈已再添云米、追覓兩員大將加入戰局;被九陽收購后的Shark也圖謀如何破局;蘇泊爾、必勝更是已磨刀霍霍。
新入局的創業企業也在不斷地吸引著資本市場的目光,除了成立于2016年的云鯨智能分別于2020年4月份和6月份完成B輪、C輪兩輪融資,哇力、由利、Camsense歡創科技、高仙機器人、銀星智能、EAI科技、Trifo(遠弗科技)……這個名單還在不斷添加中。
伴隨眾多玩家入局,國內掃地機器人企業開始關注更多掃地以外的附加功能,以提升自身競爭力。創新性的技術和產品推動掃地機器人不斷智能化,大大改善了用戶的產品體驗,消費者對掃地機器人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
競爭日益激烈,各家使出哪些殺手锏?
隨著市場參與者的增多,掃地機器人的市場競爭正在變得更加激烈。
且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消費者對智能掃地機器人需求種類會越來越復雜,智能掃地機器人多樣化場景應用將成為行業的發展方向。這也對眾多掃地機器人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與此同時,競爭能力強的企業能夠利用資金、研發和渠道等優勢獲取更多市場份額,市場品牌集中度將持續提高。
這樣一來,對于國內智能掃地機器人企業而言,只有擁有強大品牌、自主研發能力,才能進一步鞏固其市場地位。
畢竟,從近期來看,強大的品牌不僅能夠提升自身市占率,甚至能推動行業的發展;同時隨著各品牌產品差異性逐漸縮小,其性價比是核心競爭力;從長期來看,產品力是最終決定企業競爭優勢以及行業發展的核心,誰能夠率先研發出具有關鍵性突破的產品,將獲得長期的競爭優勢。
這一點直接體現在2020年科沃斯在新發布的產品中。除了采用dToF、3D結構光等多種技術方案解決傳統掃地機器人的痛點,持續升級清潔功能的同時,科沃斯也在探索掃地機器人更多功能性,如家庭安防監控、移動香氛系統等等。
而作為“瘋狂的石頭”股價一直攀升的石頭科技,也圍繞用戶痛點,持續推出更智能化的智能掃地機SKU,同時持續拓展產品種類,包括但不限于已推出的手持類產品以及面向商用市場的智能掃地機器人產品,不斷豐富的產品線類型,不斷提升自己的市場占有率。
2016年,當行業還普遍處在“隨機碰撞”和“局部規劃”的整體技術路徑時,石頭科技推出的LDS激光雷達產品實現了掃地機器人的大規模“智能化”,將行業推向“全局規劃”時代,顛覆了用戶對掃地機器人的認知。
2020年初發布的石頭掃地機器人 T7 Pro引入AI雙目視覺避障系統,則是石頭科技年度AI科技探索的又一項重要舉措。財報顯示,2020年石頭科技掃地機器人總出貨量超過238萬臺,實現銷售收入43.50億元,同比增長11.08%。
今年3月29日,石頭科技正式發布2021年旗艦款產品“石頭掃拖機器人T7S系列“選用了AI 結構光 Reactive 3D避障方案,是石頭科技將“LDS激光雷達”大規模應用到掃地機器人領域后又一次對超前技術下放的探索之作。
也正是基于領先的技術研發實力,和AI 平臺型產品公司的技術遷移能力,2019年,石頭科技還開始嘗試將多線激光雷達應用于商用掃地機器人,目前雖未正式發布,但與部分客戶已經有了測試與合作。
據悉,目前石頭科技在研項目9個,2020年整體研發投入費用高達2.63億元,同比上年增長36.30%;研發人員數量達到382人,占比高達55.85%;全年新增境內外專利115項,累計專利284項。
對于石頭科技而言,商用清潔機器人的布局,有望成為公司從單一的掃地機器人公司邁向多元化、平臺化服務機器人的關鍵一步。切入商用清潔機器人市場,既是未來增長空間的進一步拓展,亦是對公司核心技術平臺化延展能力的一次試煉。如果商用機器人拓展成功,一定程度上,更是對石頭企業屬性的重新定義。
畢竟,從整個行業角度而言,機器人是基于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芯片技術、傳感器技術這些技術去不斷優化升級的,是一個相當長的發展路線圖,構建長期的技術核心優勢必不可少。
當然,對于整個掃地機器人行業來說,掃地機器人的清潔功能和能力持續升級,使用體驗也需要持續提升,甚至功能也需要更加多元化,才能進一步解放用戶的雙手,成為智能家庭生活標配。
或許隨著國內外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玩家開始進入掃地機器人行業,國內眾多掃地機器人企業也會不斷夯實自己的壁壘,從而真正殺出一條血路,成長為機器人行業的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