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銀行:忽悠式推銷被通報,謊稱贈品卻收費,信用卡電銷9成違規
5月11日,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關于平安銀行電銷實物產品業務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案例的通報》,通報了平安銀行與第三方合作電話銷售實物產品業務時,進行不實宣傳、以贈品名義銷售產品、未經過消費者同意擅自扣劃資金并進行消費分期,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銀保監會表示,2020年以來,監管系統收到消費者對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電銷實物產品業務的舉報投訴顯著上升,在抽查的60筆業務中,53筆存在違法違規問題,占比為88.33%。
具體來看,平安銀行電銷人員在銷售過程中,向消費者承諾“錢幣交易中心”“古玩城”“貨幣交易中心”“國有四大銀行”等機構可回收紀念幣或兌換現金,消費者兌換時卻被告知無此服務。
此外,平安銀行電銷人員還通過引用不真實不準確的數據和資料、不當類比等手段,誤導消費者購買產品,變相承諾收益、夸大產品收益。還有部分電銷人員銷售產品過程中,以“答謝客戶”“免費簽收產品”“贈品”名義進行銷售,讓消費者誤以為是免費產品,實則需要付費。
監管指出,平安銀行的上述行為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銀保監局將嚴格依法依規進行查處。
我們在黑貓投訴平臺上看到,有關平安銀行虛假宣傳、誤導消費的消費者投訴的確不少。一名用戶投訴稱,自己曾在平安銀行信用卡人員的推銷下,用信用卡分期購買限量版紀念幣,并被承諾可以隨時以不低于原價的價格在平安銀行贖回,但分期還款結束后,自己無法由平安銀行贖回,紀念幣也根本不值錢。
另有消費者投訴稱,自己在客服的推銷下買了一套《平安是福》臻品套餐,宣稱有升值空間,后來自己得知并沒有收藏價值也無法退貨退款。
就在被銀保監會點名批評的前一天,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還對部分APP進行通報,其中就包括平安貸款app。網信辦指出,平安銀行旗下的平安貸款app因違反必要原則,收集與其提供的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等被點名。
猜你喜歡
618調研:大促期間會選擇閃購下單的用戶不足一成
今年618,閃購平臺入局試圖從大促市場分一杯羹。當閃購“30分鐘送達”撞上“囤貨季”,這場速度與深度的對壘,究竟能對日趨成熟的年中大促帶來幾分震撼,備受矚目。京東京喜自營啟動618廠貨百補節 產業帶工廠白牌好貨優惠享不停
5月15日,京東京喜自營宣布開啟618廠貨百補節,持續對產業帶商家進行百億補貼,為消費者加碼帶來重磅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