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戲開場?原360高管李強加入,騰訊云要打造“最懂行業的作戰部隊”
日前,騰訊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宣布新一輪架構升級,進一步扎根行業、深耕區域、提升效率。
這是繼2018年“930變革”后,騰訊To B業務的又一次重大進。此前的2018年9月30號,騰訊大刀闊斧成立CSIG(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把騰訊云推向前臺,成為To B業務對外的窗口。之后在固有的云與智慧事業部的基礎上,騰訊更協同了企業微信、teg等多個資源池,全力加碼騰訊云的邏輯,業務猛追阿里,在2019年前三季度內實現年度收入突破100億營收大關。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戰略升級后,好戲才真的開場了。
騰訊云要打造“最懂行業的作戰部隊”
實際上,騰訊一直以來的主要目標是“連接一切”,但是連接一切不僅要連接C端用戶,還要連接B端商戶。奈何近幾年來ToB業務一直不是騰訊的強項。這個短板,是寫在騰訊以往的基因中的,畢竟云平臺和AI業務的競爭力還是取決于自身的技術實力,需要集中力量的投入。而發力更晚的騰訊,力量分散的騰訊,提升競爭力的第一步是把自身團隊搭建好。
在本輪戰略升級中,騰訊云領導架構進行了新的調整,騰訊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湯道生擔任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EO,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云總裁邱躍鵬將在原有職責之上,出任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OO,除騰訊云業務外,負責事業群的銷售、質量、運營等平臺建設和管理工作,向湯道生匯報。
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林璟驊兼任騰訊智慧零售總裁,負責智慧零售業務;騰訊公司副總裁丁珂擔任騰訊安全總裁,負責安全業務;騰訊公司副總裁鐘翔平擔任騰訊智慧交通和出行總裁,負責智慧交通和出行業務。
此外,原 360政企安全集團 CEO李強加入騰訊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任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智慧工業和服務業總裁。值得關注的是,李強有20多年的IT從業經驗,曾擔任SAP前全球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2020 年 11 月,李強加入360集團,擔任360政企安全集團CEO,全面負責政企安全集團的經營管理,向360公司CEO周鴻祎匯報。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騰訊組織架構升級,顯然是為了更大力度發展To B業務,伴隨著李強的加入,可以看作是騰訊云對行業深耕的開始,好戲正式開場。而騰訊試圖在產業互聯網行業站穩腳跟,這將是騰訊在今后的主要發力點,也將是未來營收增長點。
騰訊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EO湯道生表示:“CSIG成立以來,騰訊一直在產業互聯網的道路上堅定投入,團隊戰斗力不斷增強,對產業的理解也更加深入。新冠疫情推動全面數字化時代加速到來,也讓騰訊更加堅定產業互聯網的戰略方向。騰訊堅信產業數字化的長期價值,未來,將從自身優勢出發、深化連接能力,同時扎根行業、深入區域,堅定不移地推進產業數字化升級。”
“多強對峙”帶來的壓力不容小覷
此次戰略升級,騰訊想打造“最懂行業的作戰部隊”。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的公有云市場,相比阿里,騰訊依然處于弱勢地位。
近年來,阿里云對外已經宣稱在工業云市場、數字政府市場、金融云市場均排名市場第一,且根據阿里巴巴發布的2021財年業績,阿里云全年營收601.2億元,比上一財年400億收入大幅增長50%。財報表示,收入增長主要得益于互聯網、公共部門及金融行業增長推動,預計未來收入結構將進一步多樣化。
比騰訊在公有云市場晚發力了將近4年的的華為,也已經在國內市場追上了騰訊云:IDC發布的《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2020第四季度)跟蹤》報告顯示,該季度中國IaaS市場規模為34.9億美元,騰訊與華為共同位列第二,各自占據11%的份額。
其中,華為云2020年前三季度的增長均超過了200%,創造出增速最快的云廠商記錄,份額排名也從2018年的第七躍升至第二。
尤其是,華為近期一系列的人事變動和架構調整,全面發力云計算市場等動作,都給騰訊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壓力。再縱觀當下的互聯網格局,阿里、百度、華為、京東、360……企業們在云計算上的投入可謂不遺余力,即使是美團、拼多多也都有自己的內部云,并在各自擅長的領域保持著較快增長。
“一超多強”的格局很可能在較短時期內轉變為“多強對峙”,騰訊面臨的壓力不容小覷。當然,這一變化又將給整個社會帶來諸多的好處。
未來的一年時間,我們勢必看到更激烈的互聯網巨頭“云上爭戰”,面對市場份額急速變化,遠未到終局的市場,無論群雄逐鹿誰與爭鋒,我們都將看到,中國的云時代正式來臨。
猜你喜歡
“多核驅動”,阿里巴巴正組成史上最強高管陣容
從當前管理層狀況可以看出,當下的阿里巴巴集團相較張勇時代的最大變化,是從“單核驅動”走向了強有力的“多核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