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預虧超2億,同比盈轉虧,海底撈不“香”了?
對于業績下滑,海底撈解釋稱,主要歸因于「啄木鳥計劃」下部分門店關停及2022年上半年新冠疫情的影響,發生的處置長期資產的一次性損失、減值損失等合計約人民幣2.55億元至人民幣3.27億元。
8月14日,“火鍋一哥”海底撈在港交所公告稱,預計上半年收入不低于167億元,同比減少不超過17%;凈虧損約2.25億元至2.97億元,上年同期為盈利9650萬元。
對于業績下滑,海底撈解釋稱,主要歸因于「啄木鳥計劃」下部分門店關停及2022年上半年新冠疫情的影響,發生的處置長期資產的一次性損失、減值損失等合計約人民幣2.55億元至人民幣3.27億元。
海底撈還表示,其將密切關注市場狀況并調整商業策略及運作以減少負面影響。“亦實施積極措施控制租金及其他運營成本,嚴謹管理運營資金并運用信貸融資和股本融資手段,確保現金流穩健及現金狀況良好。”
前不久,海底撈還因一則資本運作公告引發市場關注。回溯來看,7月11日晚,海底撈曾公告稱,公司正考慮將Super Hi International Holding Ltd.(下稱“Super Hi”)的股份進行實物分派方式的分拆及以介紹上市方式于港交所主板單獨上市之可能性。
海底撈董事會認為,分拆Super Hi符合海底撈及其股東的整體利益,可使Super Hi的業務及海底撈的其余業務在其各自的地域范圍內獲得更好的發展,并將在獨立的上市平臺上產生增值收益。
二級市上,截至8月12日收盤,海底撈報收16.02港元/股,總市值893億元,相比巔峰期近4700億港元,市值已經蒸發超3800億港元。
【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博望財經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博望財經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得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聯系(微信公眾號ID:AppleiTree)。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618調研:大促期間會選擇閃購下單的用戶不足一成
今年618,閃購平臺入局試圖從大促市場分一杯羹。當閃購“30分鐘送達”撞上“囤貨季”,這場速度與深度的對壘,究竟能對日趨成熟的年中大促帶來幾分震撼,備受矚目。